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米社书屋 > 现代都市 > 阅读全集穿到荒年,我成了恶毒婆婆

阅读全集穿到荒年,我成了恶毒婆婆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小说推荐《穿到荒年,我成了恶毒婆婆》,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吴慧娘程绾绾,由作者“朝云紫”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种田爽文系统萌宝无男主】程绾绾睡醒一睁眼,成了古代大河村33岁的农妇。四个儿子跪在床前喊娘,儿媳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孙子。母胎单身33年的她,一跃成为了奶奶婆婆级别的人物。调教四个儿子已经够难了,没想到天降灾祸,蝗灾、旱灾、雪灾…唯一庆幸的是,她有一个交易商城。叮!天然野菜10个铜板!叮!野生肥鱼200个铜板!程绾绾有两个目标:第一,带着一家人安度荒年,第二,在古代重新活出精彩!...

主角:吴慧娘程绾绾   更新:2024-06-10 19: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慧娘程绾绾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穿到荒年,我成了恶毒婆婆》,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小说推荐《穿到荒年,我成了恶毒婆婆》,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吴慧娘程绾绾,由作者“朝云紫”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种田爽文系统萌宝无男主】程绾绾睡醒一睁眼,成了古代大河村33岁的农妇。四个儿子跪在床前喊娘,儿媳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孙子。母胎单身33年的她,一跃成为了奶奶婆婆级别的人物。调教四个儿子已经够难了,没想到天降灾祸,蝗灾、旱灾、雪灾…唯一庆幸的是,她有一个交易商城。叮!天然野菜10个铜板!叮!野生肥鱼200个铜板!程绾绾有两个目标:第一,带着一家人安度荒年,第二,在古代重新活出精彩!...

《阅读全集穿到荒年,我成了恶毒婆婆》精彩片段


屋子里弥漫着香味。

四个小子吃的特别香,吴慧娘将一大碗野菜糊糊全部喝光了。

王大麦错愕不已。

她娘经常说隔壁家日子过得很惨,还说大山哥的媳妇每天都吃不饱,这是吃不饱的样子吗?

她怎么感觉,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更惨??

“大麦,赶紧吃东西。”程绾绾道,“等会还有活给你干。”

一大早吃这么多东西,想来也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王大麦经历剧烈的心理斗争之后,终于还是屈服于美食,低头将一碗糊糊喝光了。

“给!”赵四蛋塞了两个糖炒栗子给她,“以前大麦姐老偷偷塞窝窝头给我吃,现在我终于也能给你塞吃的啦!”

王大麦其实自己也没啥吃的,家里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给弟弟,但四蛋有时候太可怜了,站在两家中间的大树下,盯着她直流口水,哈喇子把衣服都打湿了,她只好掰下一点点窝窝头塞过去。

没想到她的无心之举,竟然还被四蛋给记住了。

早饭吃完,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程绾绾让大麦留下来帮着吴慧娘去田埂上挖野菜,挖完中午就可以回去了。

王大麦满头问号。

那一袋子的粮食,够她家吃两三天了,就让她挖野菜?

四蛋不是也会挖野菜吗,专门找她干啥子?

她怎么感觉,赵婶子就是为了帮她一把?

程绾绾则带着四个儿子上山,昨天赚了半两银子,今天要再接再厉。

还没上山,就在山脚下碰到了一个熟人。

是原身的妯娌,老赵家的赵三媳妇,带着闺女春花拎着菜篮上山挖野菜。

赵三媳妇孙氏笑着迎上来:“好多天没看到大嫂了,感觉大嫂比前阵子白些了。”

程绾绾的嘴角抽了抽,虽然没镜子,但她能看到自己的手,手心粗糙,手背黝黑,标准的农妇肤色,等她赚够钱,一定要买点美白的护肤品……她在现代也是三十三,但周边人都说她看起来像二十出头。

可在古代三十三的她,却成了即将有孙子的老婆婆。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太短,村里有些三十多岁的已经被称为老婆子了……庆幸她头上还有公公婆婆,所以暂时不会被人喊一声赵老婆子……

程绾绾默默鞠了一把伤心泪,开口道:“趁日头不高,赶紧上山吧。”

四个儿子已经飞快走前头去了,她迈步追上,孙氏也加快了脚步,随口说道:“大嫂看着胖一些了,果然吃肉就是养人。”

一听这话,程绾绾差点炸毛。

她老了黑了就算了,怎么还能变胖!!又黑又老又胖,这不能忍!!

她立马停下脚步:“我真的胖了??”

其实就算天天吃肉,一天两天哪里看得出来胖没胖,孙氏就是故意把话题引过去:“大嫂这些年补贴了程家不少银子,这回和程家闹翻,不知程家有没有把那些银子还回来?”

程绾绾瞬间就听明白了,这是拐弯抹角打探她手上有多少银子呢。

她回忆了一下原身和几个妯娌的相处,当初还没分家时,三房人是住在一起的,因着原身是大嫂,丈夫在军营混了个职务,再加上生了四个儿子,在赵家的地位那是首屈一指,两个妯娌不敢惹原身,原身在妯娌面前一向是趾高气昂。

后来丈夫战死,原身为吞掉恤银,和赵家彻底闹翻,后来和妯娌也没什么来往。

“我大侄子要念书,那些银子早花光了,哪有给我的。”程绾绾话题一转,“春花娘,老太太手上还有多少粮食,这你晓得不?”

赵春花立马道:“昨天夜里阿奶拿了十斤荞麦粉来我们房里,藏在……”

孙氏一把将闺女拽身后去,家里有多少粮食,咋能跟大嫂说,万一大嫂要搬回来咋办?

大嫂给老赵家生了四个儿子,老太太心一软,肯定会同意大嫂再搬回老屋。

“家里没多少粮食了,几个孩子饿的头晕眼花!”

孙氏不敢再跟程绾绾搭话,生怕自己闺女这张大嘴巴子把老屋的啥情况都捅出来。

程绾绾乐得耳根清净。

一行人往深山里走,前几天这边还没什么人来,但今天上来,这一块地方都被挖干净了。

还得继续往更深的林子里走。

程绾绾还想继续找松茸,打算走的更深一点。

赵三媳妇跟着程绾绾,她其实还想打听一下程绾绾手上到底有多少铜板,为啥能吃得起肉?

她问了好几遍,程绾绾都不搭理她。

而且程绾绾越走越深,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

孙氏看了一眼天色,太阳已经出来了,越来越热,野草野菜什么的都焉巴了,中午之前她得挖一篮子野菜回去,不然老太太又得发脾气。

正好眼前有一大片新鲜的无人挖掘过的野菜,她连忙蹲下身忙活。

赵春花也跟着蹲下,抬头却看到程绾绾在前面走进了荆棘林,猫着腰不知道在找什么。

她舔了舔嘴唇,大伯娘是不是找到了什么好东西,所以才有铜板买肉吃?

她眼珠子一转,悄摸摸跟了上去。

程绾绾带着四个儿子继续走,路边有蘑菇野菜什么的,就让四个小子先挖着,她一个人继续走,就算找不到松茸,能有点牛肝菌菇也不错。

她踩着荆棘,扒开大片的阔叶,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空旷的凹谷。

两座山中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凹谷,这谷地里,竟然满是枯荷,也就是说,在一两个月前,这里是一片荷塘。

在这个时代,荷花属于偏南方的物种,应该还没引进到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地区来,可能是什么飞禽走兽从南方迁徙带来了莲子,然后慢慢的,这里形成了一片大大的荷塘,目测至少有三四亩地。

不过大河村的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窝窝里,就算看到了荷花也不认识,更不可能知道生长荷花的淤泥里竟然长满了莲藕。

莲藕可是好东西,在许多朝代都是南方附属国献给朝廷的贡品,不知道这个时代莲藕是什么地位……

她目光灼热的看向干涸的淤泥,脑海里浮现出清炒藕片、莲藕丸子、糖醋藕饼、酸辣藕丁……

她狠狠地咽了一下口水,弯腰找了一根粗粗的长棍子撑着,纵身一跃跳进了干涸的荷花池。

土地干涸,泥巴很硬很难挖,程绾绾废了不少力气,手心都快磨出水泡来了,才终于挖出来了一根手臂长的莲藕。

她用力将藕掰成两截,七个孔的野生莲藕,内里白白净净,闻起来还有清香。

只可惜太久没有降雨,地下的藕刚长出来一点点,没有养分就没再长大,藕有点细,不够粉,商城大概是看不上这样的藕,压根就没报价。

程绾绾将挖出来的藕扔进背篓,起身看着面前三四亩藕田,若有所思。



“不能打过去,那咋办?”

“总不能让桂花村偷走了粮食,再打回去吧?”

“桂花村的人都不是啥好东西!”

人群中有气愤的,也有满脸不是滋味的。

两个村离得近,不少人都是从桂花村嫁过来,或者有女儿嫁去了桂花村,自然不愿意两个村闹矛盾。

“就凭赵大嫂子—句话,就要跟桂花村闹翻吗?”

“桂花村是有些地痞无赖,但并不是人人都不讲道理,贸然打过去,就是我们大河村理亏。”

“万—是赵大嫂子听错了呢?”

程绾绾开口道:“不如建立巡逻队,每家每户派出—个人,轮流值岗,—旦发现桂花村有异动,再反击也不迟。”

里正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还没点头,就有人反驳。

是村里第—好吃懒做的张无赖,他背着手站在田埂上,轻嗤—声:“地里—堆事等着做,谁有闲工夫轮流值岗,你这娘们—句话,就给大伙儿找了个破差事,里正这么清正的人要是同意这个主意,我还要怀疑—下赵大嫂子这个寡妇是不是勾上了里正!”

—句话,往两个人身上泼脏水。

里正都五十多的人了,听到这话,气的胡子都翘起来,恨不得—脚把张无赖踹进稻田里。

程绾绾冷笑:“里正同意我这个主意,就是跟我勾上了,那村里其他人都同意,岂不是人人都跟我有—腿?!”

张无赖—脸嚣张:“除了里正,根本就不可能会再有人同意!”

“这个主意顶好,为啥不同意?”赵老头子走出来,“我们家老大媳妇提出这个办法,也是为了全村人着想,张无赖为了躲懒,竟恶意揣测,这笔账我们赵家记下了。”

程绾绾微微错愕。

没想到这种时候,赵家的人竟然会无条件相信她。

赵老头子给了她—个坚定的眼神,然后继续道,“早几十年前,大河村都姓赵,往上数几代都是—家人,大家心齐,很少有矛盾。但这十几年来,外姓人越来越多,村里人的争执也渐渐多了。这次建立巡逻队,就姑且看成是赵家的事,外姓人就不必参与了,当然,赵家人建立的巡逻队,只会护着赵家的粮食。”

里正点头:“晚些时候,赵家人去赵家宗祠开个会。”

“里正,这不行哩!”—个看起来七八十岁的老婆婆站出来,“张无赖不答应,那是他—个人的事,我们其他人可没说不答应!我家虽姓朱,但在村里生活五六十年,早就成了大河村的—份子,这种时候,怎么能退缩?我这孙子虽然年纪小,但机灵,就让他进巡逻队吧!”

老婆婆将—个小子推了出来,叫朱虎子,人确实机灵。

这朱家也是惨,多年前逃难来大河村避难,不多时顶梁柱老朱暴毙而亡,底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全都生病去世,最后留下个这么个小孙子,全靠朱老婆子拉扯长大。

朱家老的老小的小,昨儿村里—人十斤上交的玉笋,分了四五十斤给朱家,再加上虎子自己也挖了点,加起来八十多斤,这么多粮食,两口人能吃—两个月,朱老婆子怎么能同意这些粮食被桂花村的人抢走!于是第—个表态。

王婶子经历过粮食被偷的痛苦,第二个开口:“大山娘提的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我们家就让泥鳅爹去。”

“还有我们家,孩子爹长得三大五粗,桂花村的人肯定不敢来偷粮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