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方子言的女频言情小说《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朱棣方子言大结局》,由网络作家“青山墨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到两个弟弟对于自己的议论,朱高煦当即啧声说道:“啧,我说你们二位,说人坏话能不能背着点人?我可还在这呢!”“你在这又能怎么样,我说老大,你这么办事可不厚道,就你这个心眼子,我们哥俩以后岂不是要死在你的手里......”就在兄弟三人争论不休之际,一道小小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乾清宫的门前。朱瞻基身穿一身明黄色的夹袄,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来到三人面前,奶声奶气的说道:“陛下有旨,请三位进殿议事!”一见到儿子的面,朱高炽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慈爱的笑容:“儿啊,陛下的心情怎么样啊?”“不告诉你......”朱瞻基对着三人做了个鬼脸,随后跌跌撞撞跑回了殿内。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同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进入宫中,映入眼帘的就是抱着朱瞻基的朱棣。...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朱棣方子言大结局》精彩片段
听到两个弟弟对于自己的议论,朱高煦当即啧声说道:“啧,我说你们二位,说人坏话能不能背着点人?我可还在这呢!”
“你在这又能怎么样,我说老大,你这么办事可不厚道,就你这个心眼子,我们哥俩以后岂不是要死在你的手里......”
就在兄弟三人争论不休之际,一道小小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乾清宫的门前。
朱瞻基身穿一身明黄色的夹袄,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他来到三人面前,奶声奶气的说道:“陛下有旨,请三位进殿议事!”
一见到儿子的面,朱高炽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慈爱的笑容:“儿啊,陛下的心情怎么样啊?”
“不告诉你......”
朱瞻基对着三人做了个鬼脸,随后跌跌撞撞跑回了殿内。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同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进入宫中,映入眼帘的就是抱着朱瞻基的朱棣。
此时的朱瞻基正站在朱棣的臂弯里,拿着批改奏折所用的朱笔,在折子上涂涂画画。
见此情景,朱高炽顿时被吓了一跳:“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知深浅,快过来!”
朱高炽这一吼并未吓到自己的儿子,反倒是引得朱棣为之不满。
他抬起头来望向朱高炽,眉头微微皱起:“在朕的寝宫大吼大叫,我看你比孩子还要不知礼数!”
朱高炽闻言,慌忙跪地:“儿臣无礼,请父皇治罪!”
“行了,这里就咱们爷几个,你演戏给谁看?”
“再说了,这些奏折全无实质,哪怕是看上十遍百遍,也不如方子言递上一封折子来的关键,就算不经涂抹,这也都是些废纸,垃圾罢了!”
朱棣说着,抬头望向了朱高煦,朱高燧二人:“你们两个,对于方子言的奏折怎么看?”
朱高煦摇头说道:“儿臣并未看过方子言的奏折,故而难以置评!”
“哼,还在朕的面前装蒜?你主管诏狱,辖制京畿刑务,这折子出了诏狱以后,你怕是看到的比朕还早吧?”
朱高煦平日里虽然胆大妄为,但却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动什么歪脑筋。
奏折之事可大可小。
朱高炽能看,那是因为他是朱棣假定的太子,且辅佐朱棣监国,麾下太子府中,还有如杨士奇一类的心腹幕僚。
而他,手中虽然有些兵权,但却难以涉足政务。
要是他真承认了自己偷看从诏狱里被送出的奏折。
那就是寿星老上吊,自己找死!
朱高煦一口咬定自己并未看过奏折,而朱棣也并未过多计较此事。
他从桌上拿起几封单独摆放的奏折,直接甩给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二人翻看一遍,态度却各不相同。
朱高煦看完之后面色平平,丝毫不见有恼怒之感。
反观朱高燧,则是被气得脸色铁青,握着奏折的手都被捏的爆起了青筋。
见他二人看完了奏折,朱棣这才开口问道:“这奏折,你们怎么看?”
“儿臣觉得方子言为人狂悖,并非良臣,仅从奏折里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此人对您全无半点尊敬之意!”
“嗯,老三,你呢?”
“儿臣觉得这个方子言从此至终都在作死,您如今君临天下,正需要杀人立威,不如就用这狂徒来树立您的威信,也让那些愚忠于建文的狂徒们闭嘴......”
“此事万万不可!”
还不等朱高燧把话说完,朱高炽便站出来打断了他的话:“想要让百姓一心,让永乐一朝稳固,那就需要疏通民意,不能如此草率的杀人啊!”
“陛下,方子言为人虽然狂悖,但却不失为是一个言臣,您要登基,那就要兼听兼视,断不能只听信一家之言啊!”
“老大,你这一家之言说的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人是忠臣,我和二哥就都是祸国殃民的败类,是蛊惑视听的奸贼了?”
“老三,我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二哥,我就说打从进京开始,老大就一直看咱们不顺眼吧?你看看,这还没当上太子呢,就先想着排除自己了,他有朝一起若是真当上了太子,那还有咱们的活路吗......”
兄弟三人一言不合就在朱棣面前争吵了起来,尤其是朱高燧,更是说的口沫横飞,显然是要拉着朱高煦一同打压朱高炽!
“行了,都给朕闭嘴,再想吵就给朕滚出去吵,好让朕的耳根子也能清静清静!”
朱棣一声怒斥,三人偃旗息鼓。
朱高燧将头低下,不发一言,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只有朱高炽仍不死心,开口说道:“陛下,儿臣以为方子言此人应该特殊对待,绝不能因为其直言纳谏就刀斧加身,否则若是开了这样的先例,日后又有谁敢上殿谏君!”
朱棣闻言,微微颔首。
朱高炽刚刚这番话,算是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方子言不能杀。
仅凭着对方的这幅胆量,就不能杀!
但是杀不能杀,降不能降。朱棣对其也颇为头疼。
这方子言明显就是建文的死忠。
和方孝孺一样十二生肖里属倔驴的。
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家伙,该如何处置,倒也是个问题!
眼见着朱高炽如此急切的规劝自己,朱棣缓缓开口说道:“朕召见你们三人进宫,为的就是询问对于方子言的处理意见。”
“此人不能杀,但也不能放,朕想让他为朝廷所用,你们三人能否给朕出个高招?”
面对朱棣的问询,朱高燧率先说道:“高官厚禄,宝马香车,哪个男人能不喜欢?不如就将他加官进爵,让他入朝为官也就是了!”
朱高炽闻言反驳道:“三弟,你这是寻常人的心理,代表不了方子言。”
“你试想一下,他连死都不怕,他还会在乎这些虚名浮利吗?”
“陛下,依儿臣之见,不如先让他归顺到儿臣门下,再有杨士奇,夏元吉等人规劝感化,让他知道永乐一朝并非只为逐李,而是真想让天下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老大,你这套对于旁人或许行得通,可对于方子言这种人来说,可行性基本没有!”
“依我所见,这群书生之所以会如此狂妄,敢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就是因为朝廷对于他们太过纵容,让他们干几天苦力,吃几天苦头,他们自然就能想清楚了!”
俗话说得好,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朱高炽此时简直是将真诚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方子言一介穷儒,如今又是戴罪之身。
朱高炽是燕王世子,又是未来的太子。
两人之间的身份用天壤之别都不足以形容。
可偏偏就是这样身份悬殊的两个人,如今却能坐在一起饮酒聊天。
而朱高炽更是将自己称为良师益友,扬言要与自己多亲多近。
这样的一番赤诚之心,着实是让方子言难以招架。
虽然明知道对方接近自己也是为了询问关于朱棣登基,登顶天下之事。
可是方子言却还是无法对对方生出排斥之感!
两人说话之间,朱高炽已经为方子言满满斟了一杯酒:“方先生在此住的可还习惯?”
“习惯,这里静谧,视野也开阔,比起锦衣卫的诏狱要强出十倍,百倍!”
“我知道方先生有凌云之志,自不肯被困于一隅,只是高炽人微言轻,实在劝不动陛下释放先生,让先生困守于此,实乃高炽之过!”
朱高炽说到此处,心中郁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方子言见此情景,也随对方喝了一杯:“殿下为方某做的已经够多了,方某如今能在此处读书,写字,饮酒,作乐,这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方某是个硬骨头,向来不懂得该如何向人低头,陛下想要如何处置方某,方某都能接受,殿下切不必为此事劳神,就只当是方某命该如此吧!”
方子言说的虽然是心里话,可在朱高炽听来,却蕴含着几分无可奈何的意味。
朱高炽此次前来,倒的确是有事要求助于方子言。
至于他刚刚说的这番话,却也并非单纯的为了笼络人心。
随着最近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对方子言的确变得更加崇敬。
他发觉此人之才能不下于三杨。
而此人之气勇胆略,犹胜于三杨之上。
若是能将此人拉入朝堂,日后必将成就一番惊世伟业。
倘若真就平白在御马监中孤独终老。
亦或者是哪日因为触怒了皇威而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那岂不是太过可惜?
更何况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早已将对方视为知己。
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他朱高炽身为世子,身为皇子。
却不能将自己的知己救出囹圄。
这让他如何能不黯然神伤?
方子言本是受困之人,可如今却反倒劝说起了朱高炽。
两人相谈一番,倒也融洽。
随着几杯美酒下肚,朱高炽也逐渐打开了话匣子:“方先生希望陛下能用罪己诏来代替登基诏书,这件事情我已经向陛下表明,而陛下也已经同意了方先生的决断!”
方子言原本喝酒喝得好好的,听到朱高炽的这句话,他不由得呛了一口,直将自己搞得连连咳嗽,涕泪横流。
见此情景,朱高炽不由地问道:“方先生这是怎么了?”
“咳咳,方某只是没想到陛下竟能从善如流,真采纳了我这个意见!”
“不过颁布罪己诏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如此便能将建文一事彻底抹平,同时也能让民间的非议彻底平息!”
方子言擦了擦被烈酒呛出的眼泪,开口对朱高炽问道:“殿下此次前来,该不只是向方某通知这个喜讯吧?”
“方先生这话还真是说对了,如今陛下登基在即,关于草拟罪己诏的流程也已经安排当中,只是高炽还有些事情想向方先生请教,希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殿下有话尽管直说,方某肯定知无不言!”
“陛下继位,势在必行,只是想要平息悠悠之口,肯定不能只凭借着一封罪己诏。”
“除此之外,方先生还有没有其他的手段,能够让陛下的名声得以恢复,不至于落得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
古往今来,哪个帝王不在乎自己的身后声名?
朱棣篡权夺位虽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他却也不希望自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希望日后有人提及自己,首先想到的并非大明永乐一朝的皇帝,而是一个篡权夺位的奸贼!
这便是朱高炽此次前来的目的。
而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朱棣的授意!
面对朱高炽的询问,方子言微微颔首:“这,自然是有的!”
“所谓瑕不掩瑜,陛下想要为自己洗清骂名,那首先就要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比如呢?”
“比如开放海禁,增强各国之间的贸易,同时将孤悬海外的大小琉球收归大明。”
“同时陛下也可以出兵征讨瓦剌,鞑靼,将这些常年骚扰我大明边境的游牧民族尽皆平息!”
朱高炽闻言,面露难色:“方先生所说的这些事情的确可行,可是涉及海运之事,乃是我朝太祖皇帝亲自下旨,想要更改恐怕并非易事。”
“至于出兵征讨瓦剌,鞑靼,这个固然可行,可是就大明如今的国力而言,想要贯彻此事,怕也是要落得一个穷兵黩武的骂名。”
“方先生有所不知,如今百姓的生活并非你所想象的那般富庶,就连朝廷国库也是颇为空乏,所以用兵之事能否暂且搁置,咱们不如先谈谈文治方面的事情!”
“文治倒也有,华夏文明浩如烟海,这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典籍可谓无穷,如果陛下真想做些对当世读书人有利的事情,那不如将这些古典文集编撰成一部经典,让其能够源远流长!”
无论是征讨瓦剌,鞑靼。
亦或者是编撰典籍。
这都是永乐一朝注定要做的事情。
方子言此时提出,不过是早一步享受红利而已。
毕竟主意这个东西,谁先提出来就算谁的。
如果真能凭借他这番提议给朱棣带来些启迪,促进未来的进步发展。
这也算是大功一件!
方子言所提出的最后一点提议着实是让朱高炽眼前一亮。
打仗,他不行。
可是若是舞文弄墨,编撰书稿,这却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朱高炽的门下还有许多名士,这些人在文学造诣方面可全都是一等一的翘楚。
虽然在名望上比不得方孝孺这样的当世大儒,承担不起为朱棣草拟继位诏书的重任。
可是想要为永乐一朝编撰一部汇总千古杂学的典籍,却还算是绰绰有余!
朱高炽心中虽然颇为欢喜,但却并未在脸上表现出来。
他又给方子言斟了杯酒,随后开口对其问道:“方先生,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今天下正值初定之际,正需要您这种有能力,有胆略的英才入仕,难道您就真不考虑入朝为官吗?”
劝不动方子言,朱高炽始终不死心。
在他的眼里,方子言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真能将此人笼络至麾下,其对永乐一朝起到的作用,恐怕将会强于方孝孺十倍,百倍!
如今他们父子的身上早已经被打下了一个地位不正的烙印。
如果再杀了方孝孺和方子言。
那他们无疑将会被后世之人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朱高炽可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因此遭受牵连。
更何况将方子言拉拢至麾下,对他而言本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面对朱高炽的这番劝解,方子言只是摇头说道:“殿下,非是方某不想入仕,只是实在不愿受人管制,我方子言要做便做天下之执牛耳者,要我居于人下,我受不得这种窝囊气!”
方子言这话说得可谓十分狂妄。
若是被人曲解的话,那便是有不臣之心。
哪怕是身为皇子的朱高炽,在听到方子言这番话的时候都不由得脸色骤变。
“方先生怕是喝醉了,高炽不该胡乱询问!”
“不,我没有喝醉!”
“殿下应该知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道理吧?”
“方某从小到大,凡事都想争个第一,你说我为人倨傲也好,说我自负也罢,要我受制于人,我于心不安!”
说至此处,方子言缓缓站起身来:“更何况陛下麾下人才济济,也有许多建文旧部已经投靠到了他的麾下,家叔祖冒犯陛下,获罪十足,方某如今已经看淡,只恳请陛下能够广发善心,给我等一个痛快,也好免得我等终日惶然......”
就这样,朱高炽与方子言的谈话再次以不欢而散告终。
不过这次方子言倒是给了朱高炽极大的帮助,让他终于找到了挽回永乐一朝名誉的办法!
虽说自古以来功过难以相抵,可是只要能够博得一片死后清名,那就总好过受万人唾骂。
朱高炽急着回府,要将方子言对他的这番提点汇聚成册,上奏朱棣。
而多喝了几杯的方子言则是靠在床上昏昏睡去,直到他再度醒来,却发现自己这本就狭小的房间里竟然摆着一只浴桶。
房间此时已经被浴桶中的蒸汽充满,仿若仙境一般。
起初他还以为自己仍在幻梦当中,于是便伸手揉了揉眼睛。
谁知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在他身旁响起:“方先生不必怀疑,这里就是您的房间!”
方子言转头望向身旁,便见一个身穿绯红色官服的小太监守在自己的身旁。
这小太监生得细皮嫩肉,还算俊朗,丝毫不像这御马监里的太监,个个饱经风霜,皮肤粗糙。
一见此人的面容,方子言便料定对方是那个王侯府里的宫人。
他并未急着答话,只是微微眯起眼睛:“你是何人?为何我看你如此面生啊?”
“奴才侯泰,是专程来侍奉您的!”
一听侯泰这个名字,方子言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是朱高煦的手下!”
“先生认得奴才?”
“姑且算是认识吧!”
方子言一边说着,一边从床上坐了起来。
侯泰手脚麻利,主动上前替方子言宽衣解带:“二殿下体恤先生劳苦,特命我来此处伺候先生,请先生宽衣沐浴!”
方子言穿越至今已有大半个月的时间。
之前在诏狱里他便被捂得一身脏臭,虽然被送到御马监后洗了个澡,可是朱高炽的交代却没这么细致,再加上御马监条件有限,方子言也就被迫洗了个冷水澡。
南京的冬天温度同样极低,方子言洗了过澡后一连打了几天的摆子。
这也导致他一想到洗澡就觉得头疼!
在这条件匮乏的古代,想要洗上一次热水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虽不知道朱高煦的用意,可对方既有如此好意,他却也不会拒绝!
在侯泰的伺搀扶下,方子言缓步走进浴桶。
温热的触感让方子言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吟,他将头靠在浴桶的边沿,闭眼享受着这难得的待遇!
“我只是个囚犯而已,殿下为何对我如此礼遇?”
“殿下仰慕名士,自然也希望能够结交方先生!”
“难道他没看过我骂他的奏折吗?”
“殿下是领兵打仗的大将,胸襟,胆略无不出众,自然不会因为方先生的直言纳谏而记恨先生。”
“更何况二殿下最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不足,若是能够得此机会与先生交往,殿下也正能扬长避短,更受启发!”
侯泰虽然只是朱高煦身边的一名小太监,但此人能够得到重用却并非没有道理。
仅凭他这一张巧嘴。
的确能够为朱高煦积累下许多的人缘。
要不是方子言早就知道朱高煦最后会因篡权夺位而被朱瞻基扣在瓦罐里闷烤致死,恐怕他真就信了对方这番鬼话了!
他继续闭目,未曾多言。
而侯泰也用细绒和绸缎编制成的毛巾为方子言擦洗身体。
就连方子言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还能得到这般待遇。
仅凭自己一个戴罪之身,如今竟然能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竟然都开始相互争取自己。
这说明他的取死之道恐怕将要受到阻碍!
一想到系统给自己提供的优渥条件,方子言便觉得亏得慌。
在这个娱乐贫乏,消息闭塞的时代,要让他一个现代人扎根,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侯泰并不知道方子言的心中所想,一边为方子言擦洗身体,一边开口对他问道:“二殿下还让我问问方先生,在此处可觉得孤独寂寞?”
“朱高煦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我若在此处寂寞,难道他还能给我送来几个女人不成?”
“如今京城局势初定,许多与家人离散的女子都被选入宫中充当了奴婢,如果方大人当真有需要的话,殿下可以为您留心物色!”
建文四年。
大明朝,南京城之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仿佛空气之中都透露出一丝肃杀之意。
方子言坐在屋内,看着周围古风古色的房间,脸色有些难看。
他前世好不容易创业成功,公司上市,市值破亿,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竟然就穿越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还穿越到了燕王朱棣造反的这一年,准确来说是朱棣带兵杀入南京城这一天。
本来身为穿越者,只要略微展示一下他的智慧和知识储备,肯定会被朱棣重用,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绝对不是问题。
可他偏偏穿越到了方府。
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嘴硬被诛了十族的方孝孺府内。
原主本来是方孝孺的一个远方亲戚,远到方孝孺都不知道有自己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可一个月前,原主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方府求情,管事的人看在他是方家人的份儿上这才给了他一个杂役的活儿。
而且方子言刚才好好捋了一下族谱,发现不多不少,自己正好是方孝孺的第十房亲戚,也就是说自己刚刚穿越就要掉脑袋了?
如今朱棣刚刚进城,应天府乱成了一团,方孝孺显然还没有被杀,说不定还有一丝生机。
方子言毫不犹豫,正打算走为上策,可刚出房门,外面就传来了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这是怎么回事儿?”
方子言连忙问道身旁的一个老仆。
“不好了,老爷刚才被燕逆唤进了宫里,已经足足去了半个时辰了,肯定是老爷不愿意替那燕逆起草登基诏书,要屠了我们方府......”
听到此话,方子言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不是吧?
真就穿越过来就是死局?
方孝孺,我谢谢你八辈祖宗!
小爷我不想穿越啊,我还有一个亿等着我去花呢!
然而就在方子言绝望之际,他脑海中突然想起一道机械的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意志,成功激活死谏系统!
只要宿主死谏,因为进谏而被朱棣赐死,便可以回到现代,并可以获得一千个亿的现金奖励!
提示:若是因为其他原因死亡,宿主则会彻底死亡!
方子言听到脑海中的声音,顿时愣住了。
死谏系统?
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因为进谏被朱棣处死,就可以回到现代社会对吧?
可如果就这么被处死的话,自己连朱棣的面儿都没见着,肯定不能算数。
如今方孝孺应该已经让朱棣诛自己的十族了,不出意外的话,自己的结局已经被注定了。
而且自己一个方府的杂役,又有什么资格能见到朱棣?
眼看着外面的官兵已经冲了进来,方子言顿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
“都给我住手!”
方子言一声呵斥,众人不由纷纷转头看着他。
“本将柳升奉命前来捉拿罪臣方孝孺家眷,你这小厮,好大的胆子!”
为首的将领一个眼神,随即示意左右将方子言拿下。
可方子言却气势不减,反而负手上前一步道:“燕王派兵捉拿我们,不就是想让方孝孺替他起草登基诏书吗?”
“我没猜错的话,方孝孺宁愿被燕王诛灭十族也没有答应对吧?如果你们杀了我,那他就一辈子都别想如愿了!”
方子言此话一出,柳升顿时脸色一变。
方孝孺宁被诛十族也不愿意答应燕王不过发生在十分钟前,也就是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燕王朱棣。
这才一声令下,让自己来捉拿方家余孽。
可这小子怎么会知道这一切?
犹豫了一下,柳升微蹙眉头,开口问道:“这么说,你有办法能够说服方孝孺?”
“办法自然有!”
方子言不卑不亢道:“不过你还没资格听,我必须面见燕王才能告诉他!”
“黄口小儿,竟敢大言不惭......”
旁边的副官听到此话,说着就要拔剑刺向方子言。
“住手!”
柳升立刻开口呵斥道,然后又转头打量了一下方子言。
此子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可气势非凡。
即便面对如此多的刀剑相加,也能面不改色,最重要的是他能够猜到刚才发生了什么,难不成他真的能够说服方孝孺?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方子言全靠强撑着,后背都快被汗水浸透了。
他在赌!
赌的就是这些人不敢现在杀了他。
只要让他见一面朱棣,到时候就算要把自己五马分尸他也忍了。
然而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柳升身为朱棣的得力手下,自然知道方孝孺起草的登基诏书有多么重要。
如果这小子真的能够劝说方孝孺的话,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他是在骗人的话,再杀了他也不迟。
“小子,我希望你最好不是在骗我,否则我会让你死的很惨!”
柳升示意众人收起佩剑,随即下令道:“来人,给他搜身,带着和我进宫面圣,其他人守在外面,没有我的命令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去!”
“是!”
......
与此同时。
应天府。
杀气腾腾的朱棣正坐在龙椅之上,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王霸之气,那股充满寒意的眼神将眼前的三人盯的有些发毛。
其中一个有些五大三粗,身穿盔甲的壮汉忍不住开口道:“爹,依我看,这方孝孺就直接杀就行了,简直不识抬举!”
听到此话,三人中为首看起来有些仁厚的胖子连忙道:“二弟,此言差矣,爹,咱们才刚得天下,要以仁治天下,方孝孺毕竟是......”
“大哥,你想太多了,一个老头子,杀了也就杀了,咱们一路杀到应天府,难不成靠的是仁义道德吗?”
那身宽体胖者正是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另外一壮汉则是朱高煦。
身后还站着一个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则是朱高燧。
朱棣何尝不知道自己是造反得位的,如果方孝孺答应替自己起草登基诏书,不止是面子上过得去,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文臣的支持和民心。
可他不但不答应,还不知死活的让自己诛了他的十族,这如何忍得了?
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争吵不朽,朱棣顿时一阵心烦意乱,一声怒喝道:“都给我闭嘴!”
殿内几人顿时就哑声了。
然而就在此刻,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
“启,启禀燕......陛下,柳统领带了一个叫做方子言的人前来觐见陛下,此人乃是方孝孺家眷,他自称有办法办法让方孝孺改口!”
朱棣听到此话,犹豫了一下,接着便道:“带此人来见我!”
“还有,将方孝孺从诏狱之中带出来,我要他亲眼看看他的家眷是如何顺应本王的!”
入夜,一所无名府邸内。
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正在对饮!
“二哥,你发没发现,老大手里的权利现在可是越来越大了,明明是咱俩随着爹顺天起兵,一路辗转杀进京城,可如今怎么好处全都被他一个人给占了!”
朱高燧满脸酡红,一身酒气,手扶着朱高煦的肩膀,颇为不满地说道。
面对三弟的这番非议,朱高煦放下手中酒杯,颇为不屑地对他说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呗,谁叫李景隆围困顺天的时候,就只有他守在那呢!”
朱家三兄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只是生于帝王家中,难免会有手足相残。
朱棣与侄儿如此。
朱高炽三兄弟亦是如此!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对于朱高炽明显更为倚重。
日后很可能会封其为太子。
可是如此一来,便就冷落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二人这些年来追随在朱棣身边东征西讨,也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如今这不公平的待遇使得两兄弟心中为之不满。
对于朱高炽这个大哥的非议便就多了起来!
听到朱高煦的话后,朱高燧猛地端起酒杯,将其摔落在地:“要我说就是老头子偏心,凭什么将国务全都交给老大处置?难道咱们两个就做不了大事吗?”
朱高煦闻言摇头道:“在他的眼里,咱们两个始终都是有勇无谋,比不过他那大儿子,他也不想在战场上是谁为他出生入死,是谁为他鞍前马后。”
“如今天下初定,入主应天,咱们两个就成了一家之言,只有老大自己是忠臣孝子了!”
朱高煦野心之盛,全然不亚于他老爹朱棣。
只不过相较于朱高燧而言,朱高煦明显更有头脑!
虽然兄弟二人都对朱棣偏袒朱高炽而不满,可是朱高煦却明显不想掺和到这场兄弟之争当中。
他只是一味引导朱高煦来为自己做这个前锋,而他则想在后方坐收渔翁之利。
朱高燧如今醉意上涌,再加上他的性格本就是这般鲁莽,全然没有发现朱高煦的企图,口中仍在不断抱怨。
“你说那个方孝孺,还有那个方子言,简直就是倔驴成精!”
“老头子有什么想不通的?为什么非要把这两人留下?明明建文一朝那么多的臣子都给杀了,还差方家那爷俩吗?”
朱高燧若是不提此事,朱高煦恐怕就要将已经被发落到御马监的方子言给忘了。
如今听对方重提此事,朱高煦连忙摇头说道:“不对,我感觉老大办事绝不只是这么简单。”
“如果那个方子言对他没什么利用价值的话,那他也不必如此费心要保方子言一命,至于老头子,更不会因为对方呈递的几封奏折而改变对他的看法!”
说到此处,朱高煦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我看这个方子言肯定是有什么独到之处,这才能让老头子和老大对其另眼相看,老头子如今明摆着是舍不得杀方子言,既然如此,不如咱们横插一杠,先将这个方子言挖过来如何?”
朱高燧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说道:“挖?怎么挖?老大之前美酒佳肴,待他可谓不薄,可那小子今天不还是在御马监的门前把老大骂得狗血淋头!”
“用吃来蛊惑人心,也就只有老大那个酒囊饭袋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如今天下局势初定,朝中正值用人之际,老大府中的那些幕僚全都被他安插到了各个位置,只有咱们哥俩在朝中还是孤掌难鸣。”
“他们这些臭书呆子不都喜欢什么功名利禄吗?那咱们就给他功名利禄!”
说到此处,朱高煦一把揽住朱高燧的肩膀,将其强行拉到自己的面前。
兄弟二人低声耳语了一番。
朱高燧的口中随即发出了一阵破锣般的笑声......
此时远在御马监中的方子言还不知道朱高煦,朱高燧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自己身上。
他伏案而作,手中正写着一封奏折。
这封奏折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提醒朱棣,如果想要顺利登基,就不能只拟造圣旨,吹嘘自己的功绩,亦或者是想将自己的地位摆正。
他叔夺侄位,本就品行不端。
如今天下,读书人的目光都已经汇聚在了他的身上,只要他的行为出现丁点偏颇,这群人的笔杆子就得把他写死!
他劝诫朱棣,与其指望着方孝孺来为他拟造一份惊艳绝伦的圣旨。
那还不如将登基的圣旨改为罪己诏。
直接向天下百姓坦言自己逼死了建文帝朱允炆。
反正这天下本就姓朱。
朱允炆这个正牌皇帝一死,后续继位之人也只能从藩王当中选拔出来。
而如今各路藩王当中,唯有朱棣占据了一个天时,地利。
首先各路藩王当中,只有朱棣兵马最为强盛。
其次便是他如今已经攻破了应天,占据了京畿要地。
如果此时再有藩王持反对意见,那朱棣仅凭一句话便能将其打为乱臣贼子,到时各路藩王群起而攻之,也不必担心对方会掀起什么风浪。
他若是能自行承认错误,那还能在百姓面前博得一些好感,起码日后即位不会招致排斥。
反正如今建文的死讯已经对外公布。
他虽然并未临政称帝,可狼子野心却也已经昭然若揭。
与其继续遮遮掩掩,那还不如大方承认。
反正如今天下之人都已经揣度到了他的所作所为。
他也不必再遮遮掩掩,试图营造出一副挣扎的内心写照!
方子言这封奏折里的言辞虽然刺耳,但他这次可并非为了作死考虑。
他现在给朱棣出的可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是能够帮朱棣破解眼下困局的一条出路。
方孝孺宁愿被诛十足,也不肯向他低头俯首。
而没有这位文坛大儒的支持,如今天下又有谁会为朱棣草拟这封登基圣旨?
所以与其为寻找名士而处处碰壁,还不如干脆拟一封罪己诏,直接将自己干的那些龌龊勾当一并说出。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就是方子言在这封奏折中秉承的理念。
反正他日后终究是要被那些读书之人抹黑的。
与其留着黑料让别人黑,那还不如直接自黑。
这样就算博取不到百姓的好感,起码也能落得一个坦荡的声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