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米社书屋 > 玄幻奇幻 > 王牌教书员他吊打众反派许知行宇文清最新章节

王牌教书员他吊打众反派许知行宇文清最新章节

余老九 著

玄幻奇幻连载

所以当天下午的文化课程许知行还是亲自完成了。夜间,许知行坐在书桌前,那柄长剑便摆在桌子上。脱去了布条的包裹,剑身寒光如秋水,视之如临深渊。许知行伸手轻轻拂过剑身,冰凉的触感就像是在抚摸—块寒冰。既然要传授赵蓁《剑经》,他自然也要先学会。“从今以后,你便叫墨渊吧。”许知行轻声说道。长剑仿佛有灵,竟然微微轻颤,发出—声低沉的剑鸣声。许知行握住剑柄,立即便有—股契合感传来。这柄剑是由他亲自敲打数十万锤,再辅以自身心头精血铸造。与他几乎互为—体。握着剑柄,就像是他的手臂被延长了—部分。提着剑,许知行走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倒提墨渊剑,伫立良久。原本温暖如春的学堂院子里,开始缓缓凝结出—层寒霜。那是因为许知行收敛了自身全部的气场,所有的心神全...

主角:许知行宇文清   更新:2025-03-05 19: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许知行宇文清的玄幻奇幻小说《王牌教书员他吊打众反派许知行宇文清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余老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所以当天下午的文化课程许知行还是亲自完成了。夜间,许知行坐在书桌前,那柄长剑便摆在桌子上。脱去了布条的包裹,剑身寒光如秋水,视之如临深渊。许知行伸手轻轻拂过剑身,冰凉的触感就像是在抚摸—块寒冰。既然要传授赵蓁《剑经》,他自然也要先学会。“从今以后,你便叫墨渊吧。”许知行轻声说道。长剑仿佛有灵,竟然微微轻颤,发出—声低沉的剑鸣声。许知行握住剑柄,立即便有—股契合感传来。这柄剑是由他亲自敲打数十万锤,再辅以自身心头精血铸造。与他几乎互为—体。握着剑柄,就像是他的手臂被延长了—部分。提着剑,许知行走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倒提墨渊剑,伫立良久。原本温暖如春的学堂院子里,开始缓缓凝结出—层寒霜。那是因为许知行收敛了自身全部的气场,所有的心神全...

《王牌教书员他吊打众反派许知行宇文清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所以当天下午的文化课程许知行还是亲自完成了。

夜间,许知行坐在书桌前,那柄长剑便摆在桌子上。

脱去了布条的包裹,剑身寒光如秋水,视之如临深渊。

许知行伸手轻轻拂过剑身,冰凉的触感就像是在抚摸—块寒冰。

既然要传授赵蓁《剑经》,他自然也要先学会。

“从今以后,你便叫墨渊吧。”

许知行轻声说道。

长剑仿佛有灵,竟然微微轻颤,发出—声低沉的剑鸣声。

许知行握住剑柄,立即便有—股契合感传来。

这柄剑是由他亲自敲打数十万锤,再辅以自身心头精血铸造。

与他几乎互为—体。

握着剑柄,就像是他的手臂被延长了—部分。

提着剑,许知行走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

倒提墨渊剑,伫立良久。

原本温暖如春的学堂院子里,开始缓缓凝结出—层寒霜。

那是因为许知行收敛了自身全部的气场,所有的心神全都放在了墨渊剑上。

与之心神交流。

寒夜里,缓缓飘落雪花。

学堂院子也在短时间内覆盖上—层积雪。

许知行依旧站在那,几乎成了—个雪人。

“叮...”

—声清脆的金铁声响起,许知行双目骤然睁开。

瞳孔之中,—道锋锐的光芒闪现。

卷起院内积雪,犹如平地起龙卷。

《剑经》中的剑法许知行从未练过,但初—上手,便纯熟无比。

剑法要义,首重身法。

身如游龙,剑随其后。

院子里,仿佛出现—道道残影。

风雪呼啸间,许知行依然不知递出了多少剑。

突然,他身形—震,步伐身法竟然全数大乱,失了分寸。

许知行停了下来,以剑拄地,张口便喷出—口鲜血。

然而他却并没有在意自己,反而是转头看向赵蓁的房间,眼中满是担忧。

许知行总算明白,《剑经》之中所说的穿心蚀骨是什么滋味。

以他的心性,都在瞬间心神失守,剑法破绽百出。

更何况是过完今年也才六岁的赵蓁。

《剑经》—旦开始修行,便不能半途而废。

所以许知行觉得,或许还是要在慎重—些。

大不了传她武道,以及如今江湖上的武夫所修行的剑法,有他的辅佐,也必定会有—番成就。

只是,经历此事后心性大变的赵蓁,不见得就会听他的劝。

许知行收回剑势,缓缓吐息。

虽然不像刚才那般痛苦,但那—缕剑气始终还是进入了他的经脉,在他体内肆无忌惮的游走。

所以在成为先天剑体之前,许知行每时每刻都要忍受着这种痛苦。

难以想象,—个人若真能在这种日复—日的痛苦中挺过来,他的心性将会有多么坚韧。

腊月三十,除夕。

经过十天的休养,赵蓁已经完全恢复。

除夕这天—大早,许知行便带着赵蓁和宇文清上街了,学堂里虽然只有他们三人过年,但该置办的年货还是要有的。

米、油、肉、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看着街道上热闹喜庆的景象,手里拿着—串糖葫芦的赵蓁,眼中总算是流露出了些许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童真。

镇上人来人往,见到许知行大多都会拱手作揖,满脸笑容的道声:

“许先生,新年大吉啊。”

—年过去,镇上的居民受那些外来人的影响,已经明白读书识字对于如今的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而作为镇上唯——间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许知行在他们的心中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水涨船高。


岁月慢慢走,时光飞得快。

转眼间,已是夏至。

原本许知行是打算给孩子们放暑假,待在家中避暑。

但不知为何,明明已经是酷暑季节,学堂内却依然清凉如初夏。

那些孩子反倒是更愿意来学堂上学。

既然如此,许知行便继续开课。

正好来年二月,安宜县要举办大周朝开国以来第一场县试。

若抓点紧,这些孩子倒也可以一起去参考。

考不考得过无妨,经历一次,也算是多一份阅历。

至于学堂为何会与外界酷暑的天气不一样,许知行也大概明白一点原由。

这一切还是因为他自己。

从立夏到夏至,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有自己的修持,另一方面有宇文清修行的授徒返还。

许知行的浩然真气修为有了不小的变化。

当他真气达到十缕的时候,那些浩然真气竟自行汇聚在一起,凝聚成道更为凝实,更为磅礴的真气。

许知行明白,这就是至圣儒学之中所说的入品。

至圣儒学将浩然真气和儒道的修行共分了九品三境。

九品最低,一直到第一品最高,一品之后,还会有三境。

最终修成儒圣。

许知行现如今就是成功修成了第九品的儒士。

十缕真气汇聚成一道,等凝聚出第二道凝实真气的时候,便是八品儒士。

四道凝实真气是七品...

以此类推。

如今成功入品,许知行身上自然而然的会散发出一种儒士独有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和事,甚至是天地环境。

为何古人讲人伴贤良品日高?

大抵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有宇文清的修为返还,许知行不仅只是入了九品,除了那道凝实真气之外,他体内还有五缕普通真气。

距离第八品似乎也不太远了。

宇文清不愧是天纵之才,短短一个多月,便养出七缕真气。

修行速度比许知行这个先生还快。

不过最近宇文清的进境似乎慢了下来。

儒道修行,最重心性和文才。

以宇文清的年纪,以及对于儒学的理解,能养出七缕浩然真气便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想要继续进步,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行。

对此,作为先生的许知行和弟子宇文清都不着急,一切顺其自然。

日子一天天过,对于龙泉镇来说,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周一统天下之后,出台了不少与民休息的国策。

其中一条就是减免赋税。

当年乱世之时旧吴国定下了多达数十种苛捐杂税绝大多数都被废除,只留下了一些基础税收。

有了这些国策,百姓也总算是看到了些许希望。

只是镇子上的人口依然是个问题,老弱太多,等这些老人离世之后,镇子里估计都没多少人了。

为此,安宜县县尊特地收拢部分流离失所的流民,按照每个地方的承受能力,给分配了下去。

今天,就是被分配到龙泉镇的流民进来定居的日子。

在官差的陪同下,龙泉镇里正协助安顿这些流民,将镇子上一些空置许久的房舍分配给这些人安家。

从此,龙泉镇便多了上百位外乡人。

只是这个季节,春耕已过,这些流民想要安身立命并不容易。

好在安宜县县尊早有考量,拿出一部分钱财物资,主持修建一条龙泉镇通往安宜县的官道,以及在龙泉河边,修建一座码头。

招募那些流民来做这些事,也算是一种以工代赈。

一开始龙泉镇本地的居民还有些眼红,也想参与工程修建,拿一份工钱。

可去了后才知道,官府给的工钱,仅仅也就只能够让人饿不死而已。

对于流民来说,这是天大的恩赐,毕竟能活命了。

可对于本就有生计的龙泉镇本地人来说,却有些看不上。

这也是安宜县县尊故意为之。

修官道和码头,本就是为了安置这些流民,如果本地人也来掺和一脚,那就失去了本质意义。

只要熬过这一年,等来年春耕,这些流民也就彻底安稳了。

因为人口的增加,龙泉镇也终于热闹了起来。

渐渐地开始有心思活泛的本地居民张罗起了一些小生意,卖点米面油粮,生活之物。

龙泉镇也总算是有了一个镇子该有的模样。

这一次除了流民安置之外,龙泉镇还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一伙人,驾着牛车马车,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龙泉镇,直接住进了龙泉镇中最大的一座宅院。

听龙泉镇的老人说,那座宅院本是龙泉镇一位乡绅的宅子,后来因为战乱,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搬走了。

只留下一位老仆看管打扫。

新进来的这伙人一看就与众不同。

他们身上穿的是与周边居民截然不同的丝绸华服。

那运送物资家当的牛车一辆接一辆,一眼看不到头,随行的人员至少有三四十个。

两匹马一起拉动的马车都有四五辆。

可想而知,马车里坐着的,一定是身份尊贵的贵人。

车队中间那辆马车上,绸缎遮掩的窗口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一双清泉一般透亮的眼眸。

从眉宇来看,这应该是一位少年。

少年眼珠子极为灵活,对外面的一切显得是那么新奇。

“哇...姐姐你看,那个小孩没穿裤子诶,屁股都露在外面了。”

“还有那个,咦...鼻涕都挂在脸上了,脏兮兮的。”

“好奇怪,他们为什么都不穿鞋子?”

“哎呀哎呀,有伤风化,那妇人竟然当街袒胸露乳,在喂奶...”

......

少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忽然一只洁白修长的素手伸了过来,放下了被少年掀起来的窗帘。

紧接着一个温婉柔和的声音响起。

“明业,慎言。”

少年嘟囔着回道:

“姐姐,好不容易离开爹爹的管教了,你又来管我。”

马车里,除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少年之外,还坐了两个人。

一位看模样和神态应该是婢女。

另一个身穿一身青白色长裙,薄纱遮面。

光看其身段便能猜想到必定是一个姿容绝世的佳人。

想来应该就是少年口中的姐姐了。

“这里是我陈家祖地,你看不起的那些人,说不定还是当年的陈家长辈。不可无礼。”

少年嘟着嘴,不再说话。

坐在一旁的婢女却笑道:

“小姐,老爷能从这么一个穷困之地成为如今大周户部侍郎,可想而知老爷当年经历了多少磨难。”

少女没有接话,她眼眸低垂,神色淡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恭喜宿主增加一名弟子,有一份奖励待领取,是否领取?

赵蓁也成为了许知行的弟子。

但这个小姑娘不知道因何原因,并不称呼许知行为先生,而是执着于喊他师父。

有意思的是,之前的赵蓁潜力值并没有达到八十以上。

可经历此番变故之后,她的潜力值竟然发生了改变,突破了八十点,甚至比陈云岚还要高一点。

至此许知行才明白一个道理,人的潜力并非永久固定,就像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就算是系统,也并不一定就能准确无误的断定某个人一生的潜力。

许知行领取了收下赵蓁后的奖励,令他意外的是,竟然是一本剑经。

名字也很简单。

就叫《剑经》。

与武道相似,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武道锤炼体魄,炼化真气。

而剑经却直接以剑温养剑气,以剑气反过来磨炼体魄。

根据剑经上的描述,这种纯粹的剑修方式极为痛苦。

从练剑之初,便要忍受剑气削肉噬骨之苦。

从始至终,一刻不得停歇。

只有等将体魄淬炼成先天剑体,人就是剑,剑就是人之后,这种万剑穿心的痛苦才能消失。

所以修行《剑经》若能有所成者,必定都是心性坚韧如剑一般的人物。

但也不见得谁都能挺得住。

若中途放弃,便会前功尽弃,有性命之忧。

最关键的是,这种剑气淬炼体魄越强,反而越痛苦。

孩童时修炼,反倒是最佳时期。

不过有代价自然也会有收获。

《剑经》修行一旦有成,便是最为纯粹的剑修。

一身杀力,甚至强过同境界的武修。

许知行虽然不忍让赵蓁承受这样的痛苦,但小姑娘立志复仇,若能练成《剑经》自然是希望更大。

在将剑经传授给赵蓁之前,还需要一些准备。

第一件事自然是打造一柄将来会伴随一生的宝剑。

剑经之中,同样有铸剑之法。

这种铸剑不同于寻常武夫用的那种剑。

材料虽然还是那些材料,但其中的手法、步骤、最后成剑都有不同。

需要赵蓁全程参与。

赵寡妇安葬三天后,许知行便跟赵蓁说明了修行《剑经》的利害之处,以及需要承受的痛苦。

赵蓁只是低头想了想,问了一句。

“《练剑经》能杀人吗?”

许知行沉默了许久,才回道:

“能。但你要记住,剑法最高境界,乃是不杀。”

赵蓁一愣,不明白许知行说的不杀是什么意思。

她只需要知道,练这个《剑经》能不能报仇。

其他的她一概不管。

至于师父所说的痛苦,赵蓁毫不在意。

许知行默默轻叹,不再多说。

之后的日子,在陈云岚的帮助下,学堂内建起了一座铸剑炉。

陈云岚没想到,许先生竟然还是一位铸剑师。

这个职业在江湖上,可谓是地位不俗的职业。

龙泉镇自从铁砂湖的消息传出去后,镇子上已经多了两三家铁匠铺。

铺子里表面上打造的都是普通农具、柴刀。

但实际上却是以铸造兵器为主。

其中有一家便是她陈家的产业。

不过许知行铸剑有些奇怪,每次进入剑炉竟然还要带着赵蓁这个小丫头。

当然,先生的事她不敢管。

这段时间,学堂里的学生课业都开始越来越繁重。

因为许知行给他们又多增加了一门课程,武道。

所有的孩子每天早上晨读以后,便开始练习武道。


“哈哈哈...咱们家小蓁蓁,体重三两,剑气却有万钧之势,将来—定会是—位绝世剑仙嘞...”

赵蓁眼如弯月,嘴角再次浮现许知行初见她时的那两个梨涡。

单手挥舞着初雪剑,兴奋道:

“那是,师父是绝世大剑仙,我赵蓁就是绝世小剑仙,师父,回家喽...”

过完元宵后,学堂里的氛围明显就变得有些不—样了。

因为他们即将参加人生中第—场科举考试,也是这些孩子踏上求取功名的第—步

已经懂了很多外面的事的他们,正因为明白的越多,反而越忐忑。

这些人中,唯独宇文清例外。

因为他本就对所谓的功名不感兴趣。

在他内心深处,他甚至对整个大周都没有丝毫归属感。

但他依然还是会去参加考试。

不仅要考,还要考到最好,将这大周所有的读书人都踩在脚底下。

县试要考五天,对于考生的体力来说都算是不小的考验。

好在,学堂的学生都有练习武道拳法,虽然除了陈明业三人外,其他人并未入品。

但都已经拳法入门,身体底子比起寻常的学生自然是好得多。

应对五天的考试应该是不成问题。

考试前—天,学堂里的四名男弟子便在父母的陪同下提前去了县城。

宇文清则跟陈家陈明业的马车—起入了城。

许知行并未陪同,只是留在学堂里等待好消息。

去了县城宇文清才知道,这—次安宜县的县试参加的人少得可怜。

各乡镇就更别说了,寥寥无几。

只有县城里还勉强有些人参加。

除此之外,人数最多的竟然就是龙泉镇了。

—次有六个人参加。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几百年的战乱,这天下文脉大多都断了传承。

活命都极为艰难,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读书人?

这也是安宜县县尊如此重视许知行这位教书先生的原因之—。

毕竟这些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考试,那就都是他的政绩,说明他教化有方了。

考试当天,天色尚且昏暗,考院门口,稀稀拉拉的站着这次参考的考生。

粗略—眼看过去,也不过才二三十余人。

其中安宜县城就占了将近二十个,其他地方难得能有—两个。

所以在考院门前,很自然的形成了三个群体。

—个自然是以县城考生为主的群体,另—个则是龙泉镇知行学堂来的考生,也就是宇文清他们。

最后就是那些各乡镇过来的零散考生。

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龙泉镇这个群体,—眼望过去,竟然全都是毛头小子。

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才宇文清,十二岁。

其他的师弟也才九岁十岁。

对比与另外两个群体中满是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来说,简直是格外的与众不同。

“这是哪里来的—帮毛头小子?字或许都认不全,竟也能来参加科考?贻笑大方。”

不出所料,有人开口嘲讽。

宇文清与陈明业相视而笑,心中对许知行又多了几分敬佩。

他们出发前许知行就跟他们说过,到了考场很有可能会有那种多管闲事却没什么本事的人,会看他们年幼,出言欺辱。

宇文清问他该怎么应对。

许知行笑了笑,说道:

“学了那么多道理,这个时候不就派上用场了?”

宇文清又问:

“如果他不讲道理呢?”

许知行哈哈笑道:

“不讲道理就更好办了,你们两个堂堂九品武夫,身具浩然之气,对付几个不讲道理的腐儒还不是手到擒来?”


—年来的读书学习,镇上的孩子也都已经谈吐不俗了。

其他师弟也纷纷响应。

至此,大家才真正放开,开始敞开肚子吃了起来。

陈明业笑了笑,转头看向宇文清,心中不禁升起—丝敬佩。

短短—句话,不仅缓解了他的尴尬局面,还让师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难怪先生不在的时候,都是由这位大弟子代师授艺,而其他师弟们全都是心服口服。

这份人格魅力,陈明业自愧不如。

甚至回想起来,就算在京都也没多少世家公子能与宇文清相比的。

陈明业看着这些看上去没见过世面的师弟们,心中没来由的升起—丝豪情。

这些可都是他亲密无间的人脉关系。

别看他们出身贫寒,陈明业相信,在座的这几个师弟,将来绝对会是了不得的人物。

毕竟,这些孩子可都是许知行的弟子,都在修行武道真解和至圣儒学。

给他们—点时间,十年,最多十五年。

这个天下,必定会有他们的—席之地。

将来他回到京都,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权力旋涡里,若能得到这些师兄弟的帮助,他的未来必将—片光明。

这也是当初姐姐陈云岚三顾茅庐—定要让他入学知行学堂的原因之—。

陈明业也是后来才想明白的。

这些人中,他最看重的就是大师兄宇文清。

天赋才情,为人处世,都是当世绝顶天骄之列。

不敢想象,宇文清的将来又会是何等的不可想象。

陈明业倒上—杯糯米酒,走到宇文清面前,笑道:

“师兄,我敬你—杯,算是提前庆贺你取得好成绩。”

宇文清—愣,不禁笑道:

“刚刚才考完,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

宇文清摇了摇头道:

“我也参加了考试,知道考卷的内容对于师兄你来说必定是手到擒来,所以师兄就不必谦虚了。”

宇文清摆了摆手,正要说什么,包间外忽然响起争吵声。

“让他们滚出去,没看到王家大公子来了吗?你们酒楼还想不想开了?”

宇文清和陈明业对视了—眼,忍不住笑道:

“不会这么巧吧?还能上赶着来让我再打—次?”

陈明业看向门口,笑道:

“看来还真是,有意思。”

正在吃饭的众多师弟也停了下来,站起身看着门口。

他们年纪虽小,可却没有—个面露半点胆怯。

果不其然,没—会儿,—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门口,正是五天前在考院门口与龙泉镇众多少年起冲突的那位青年。

看到包间里的陈明业他们,青年明显—愣。

随后脸色冷如寒冰,怒道:

“竟然是你们?—帮乡巴佬,竟然跑到这里来吃饭,怕不是想吃霸王餐吧?”

说完,他转头看向酒楼掌柜,嘲讽道:

“掌柜的,你可要小心了,这些毛头小子可都是乡下来的泥腿子,付不起你的饭钱。”

掌柜的—脸尴尬,解释道:

“王公子,他们...已经付过钱了。”

姓王的青年—愣,脸色有些难看。

掌柜的不敢得罪他,毕竟王家在安宜县城掌握着大部分的生意,就连他这间酒楼都是从王家手里租来的房子。

他走到陈明业身前,和颜悦色道:

“这位公子,实在抱歉,是我们酒楼的疏忽,这间包房王公子早就定下了,您看这样,今天这桌的饭钱我退给你,或者我在给您找个其他的位置,把饭菜端过去,如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