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打听的可不少,江熙一面牵马出了江府,一面合计了一下。
一是皇帝一连病了十几年的原因。虽然陛下年事已高,但也没有总病着的道理,这事毕竟涉及宫闱,不太好细问同僚,只能去民间打听打听。
二是昨晚的贼人身份,这个大概是查不出什么,后来秦风搜遍全身都没半点发现,只好画下那人的长相交给江熙。
三是昨晚那方手帕上的图案,那花朵她从不曾见过,或许能就那个图案查到抢走玉佩的人。
青阳街上的人不是很多,江熙一路驾马直奔首饰铺子。
这铺子名唤明玉阁,建在东城门口,青阳街首。
因着明玉阁有另一层生意,赚的盆满钵满,所以也不太打理做幌子用的首饰生意,平日里都门可罗雀。
江熙把马在门前柳树下拴好,步履从容迈进门,有洒扫的伙计机灵,迎上来陪着笑问道:“姑娘来是想挑些簪钗吗?小店新进了批货,都是水头极好的……”
江熙摆手打断他的话,背着门,自怀中掏出块木牌在伙计眼前晃了晃,低声道:“来找你们掌柜的。”
伙计眯着眼瞄了瞄江熙的面容,会意,抬手招出位婢女,叫她引路,便又出去擦窗了。
江熙熟门熟路的跟着婢女进了后院,又拐进了角落毫不起眼的间厢房。
论起来,这明玉阁做的的确不错,隐匿在城东,伙计少客人少,摆设寒酸,院落窄小,任谁看了也只以为是生意差的马上能关门倒闭的小铺子,怎会想到别处去。
要来见掌柜买消息,也必须有木牌为证。而江熙这枚,还是上次买消息时掌柜所赠。
婢女只引到门口就退下了,江熙敲敲门,等到里面有人应声,才推门进去。
屋里,一身美艳红衣的女掌柜柳茹正笑盈盈的瞧着她,两眼放光,活像见了成堆的银子一般。
等到江熙坐下,柳掌柜便倒了碗茶给江熙,又扭着腰坐到对面,手指勾了发丝把玩 ,冲着江熙眨眼道:“数日不见,姑娘瞧着愈发明艳动人了。”
江熙最是不喜这般搔首弄姿活像青楼老鸨的人,无奈有求于她,只好把心中想法压下,跟着敷衍了句过奖。
柳掌柜笑的眉眼弯弯,想去拉江熙的手,却被极快的躲开。
她面上还是笑的如同狐狸般,眼珠却骨碌碌转了一圈,把江熙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才语气遗憾的道:“姑娘既不想与我寒暄,便直说吧。”
江熙巴不得早早了事,听她这样说,便把一叠银票放在桌上,开门见山道:“第一个,此人的身份。”
她把贼人的画像递过去,柳掌柜看都没看一眼就直接收下,只是眼神直直盯着桌上的银票不动,连连笑道:“没问题。”
江熙又把临摹的手帕上的图案纹样递过去:“第二个,此物的来源。”
柳掌柜依旧一把收下,只是笑的更加开怀。
江熙想不通这人的古怪性子,只觉有些好笑,接着道:“第三个,我想知道,陛下卧病不起多年,可是因为盛京出了什么事?”
本来柳掌柜还笑靥如花,此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就凝固下来,柳掌柜仍旧望着银票,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收敛。
她停顿了好半晌,才抬眼望向江熙,有些为难道:“姑娘,盛京十几年前的事多的很,况且圣上可不是我等平民能妄议的。”
这话说的含糊,却也有几分事情不简单的意思。
江熙不语,默默又掏出一叠银票。
柳掌柜皱眉想了想,扫了一眼银票的厚度,别开眼望向窗外,“姑娘,十几年前,盛京的确是出过一件天大的事,但此事被下了禁言令,不许提起,但凡教官差知晓,是要被抓到刑部问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