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冷啊,还好我有玻璃大棚。
大棚里不知为何,依旧通着电,四季如春。
我的通讯设备只能在大棚里用。
我打开日历,眼前一黑。
1935年?!
不是?
逗我呢?
我们东北那时候,还在那儿打仗呢!
我慌了。
我彻底慌了。
战争岁月,人命哪里是命。
想到某某部队恐怖的活体实验,我的大棚肯定不保,估计我也会被拿去做实验。
我的大棚旁边有个工作小屋,不知为何,也跟着传来了。
我躺在暖和的小屋里,外边是一片白茫茫。
姥姥在我很小的时候常给我讲太姥爷的故事,说他是英勇无畏的抗贼先锋。
但是死在了35年的一场大雪里,那时,他刚满22岁。
姥姥她弟刚出生不到三天,太姥爷就离开他们去打游击。
送回来的却是一具皮包骨的尸首。
姥姥每每说到这里,都会泣不成声。
没有粮食,就算是铁打的人,也会死。
可游击队伍哪里有足够的粮食?
不仅游击队没有,老百姓也没有。
姥姥说,她记事起,小时候就没怎么吃过饱饭。
我学农,也是为了这个,我想让大家永远不再为了食物发愁。
而现在,就是35年的冬天。
我能遇见,我那未曾谋面的太姥爷吗?
3巨大的困意将我包围,我昏昏欲睡。
突然有人在敲我的门。
我害怕极了。
该不会是扶桑鬼子发现我了吧!
我不敢开门,却听到了门外熟悉的乡音。
“哇,玻璃房子!
团长,这里头还有菜!
这一看就是地瓜叶子,旁边那个是土豆秧子!”
“二柱子,你少搁那儿大呼小叫!”
一道坚毅的男声响起,“忘了主席说过的了?
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我耳朵尖,一听到这里,就知道外边是谁们了。
是咱们人民子弟兵,是游击队!
我打开小屋门。
眼前的场景我鼻子一酸。
这四名游击队员竟穿着不能御寒的薄棉衣!
为首之人的手上满是冻疮。
这是东北的三九天,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活到了现在。
那大叔搓了搓手开了口,“大妹子,能不能让我们暖一暖身。
我们不借住,我们晚上就走。”
我忙迎进来。
“大叔,兄弟们,你们来,我给你们倒杯水。”
小屋这里有快烧壶,几个兄弟眼睛都直了。
尤其是二柱子,他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那好奇的模样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