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米社书屋 > 其他类型 > 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无删减+无广告

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无删减+无广告

杜小北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厂事故,真正的责任人是王建军,而父亲作为安全员,被迫签署了虚假报告。他盯着老周手中的牛皮纸袋,封口处露出半张纸,正是父亲当年的收条。“你错了。”周明远摸出录音笔,“我查过档案,1998年事故赔偿款是三十万,分三次汇入你弟弟的账户,而我父亲的工资卡直到去世都只有基本工资。”他指向老周胸前的工牌,“周大海,你根本没死,2011年火灾当天,你从排污管道逃出,用儿子的遗体伪造了自己的死亡。”老周的铁拐“当啷”落地。密室墙上的照片里,七岁的周小川穿着红色雨衣,正是朵朵画中男人手里的那一件。周明远继续道:“你利用陈立的仇恨,引导他杀王建军、赵强,因为你知道他一直在调查姐夫陈建军的死因——陈建军发现王建军纵火,被打成颅骨骨折,你却把线索指向‘拆迁...

主角:张春梅朵朵   更新:2025-04-27 17: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春梅朵朵的其他类型小说《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杜小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厂事故,真正的责任人是王建军,而父亲作为安全员,被迫签署了虚假报告。他盯着老周手中的牛皮纸袋,封口处露出半张纸,正是父亲当年的收条。“你错了。”周明远摸出录音笔,“我查过档案,1998年事故赔偿款是三十万,分三次汇入你弟弟的账户,而我父亲的工资卡直到去世都只有基本工资。”他指向老周胸前的工牌,“周大海,你根本没死,2011年火灾当天,你从排污管道逃出,用儿子的遗体伪造了自己的死亡。”老周的铁拐“当啷”落地。密室墙上的照片里,七岁的周小川穿着红色雨衣,正是朵朵画中男人手里的那一件。周明远继续道:“你利用陈立的仇恨,引导他杀王建军、赵强,因为你知道他一直在调查姐夫陈建军的死因——陈建军发现王建军纵火,被打成颅骨骨折,你却把线索指向‘拆迁...

《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厂事故,真正的责任人是王建军,而父亲作为安全员,被迫签署了虚假报告。

他盯着老周手中的牛皮纸袋,封口处露出半张纸,正是父亲当年的收条。

“你错了。”

周明远摸出录音笔,“我查过档案,1998年事故赔偿款是三十万,分三次汇入你弟弟的账户,而我父亲的工资卡直到去世都只有基本工资。”

他指向老周胸前的工牌,“周大海,你根本没死,2011年火灾当天,你从排污管道逃出,用儿子的遗体伪造了自己的死亡。”

老周的铁拐“当啷”落地。

密室墙上的照片里,七岁的周小川穿着红色雨衣,正是朵朵画中男人手里的那一件。

周明远继续道:“你利用陈立的仇恨,引导他杀王建军、赵强,因为你知道他一直在调查姐夫陈建军的死因——陈建军发现王建军纵火,被打成颅骨骨折,你却把线索指向‘拆迁鬼’,让陈立以为凶手是王建军一伙。”

“他们烧了我的家!”

老周突然咆哮,疤痕扭曲的脸凑近手电筒,“小川被困在废墟里喊‘爸爸’时,王建军正往油箱里倒汽油!

陈立的姐姐张春梅发现补偿款被克扣,来找我商量,却听见你在拆迁办说‘再闹就连她女儿一起烧’——”他猛地指向墙角的铁皮柜,“张春梅的尸体在最下层,她临死前还攥着银行回执单,上面的钱全进了王建军的海外账户!”

周明远的手指在铁皮柜把手上停顿,掌心传来的寒意比验尸房的金属床更冷。

当他拉开抽屉时,白色被单下露出张春梅的脸,指甲缝里嵌着蓝色化纤布料——那是老周工装的碎片。

她右手紧攥着纸片,正是赵强电脑里被删除的转账记录,收款人姓名栏写着“周大海”。

“你杀了她。”

周明远的枪口微微发颤,“因为她发现你才是幕后黑手,陈立只是你的棋子。

七年前你伪造死亡,这七年一直住在环卫宿舍,用肺癌晚期的病历骗陈立替你杀人,自己却躲在暗处修改拆迁档案、制造‘周大海复仇’的假象。”

老周突然笑了,笑声混着锅炉管道的滴水声,像极了七年前火灾现场的警报。

他从口袋里摸出个玻璃瓶,里面装着白色粉末:“这是小川的骨灰,当年火化时我偷偷留了半瓶。

每次作
—那是老周从未存在过的“儿子”,其实是他为自己准备的葬身之处。

当警车呼啸着驶入公墓时,守墓人正对着烧焦的纸堆发呆。

灰烬中飘着半张焚烧的照片,周大海搂着年幼的周小川,背景是2011年火灾前的棚户区,照片下方的日期被烧成“2011.08.05”——正是润达集团拍下地块的当天。

周明远的手机在此时震动,是条匿名短信,附带段十秒的视频:镜头对着重柴厂密室的墙面,戴草帽的手正在圈画第四个红圈,圈里贴着周明远的证件照,背景音里传来蒸汽管道的嘶鸣,混着沙哑的笑声:“周队长,1998年锅炉爆炸时,你父亲是不是也拿了润达的封口费?”

视频结束的瞬间,远处传来消防车的鸣笛。

周明远望向山下,弹子石老街方向腾起橘红色的火光,拆迁办的“拆”字在火舌中扭曲,像极了陈立坠楼前举着的那本黑账封面。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火场阴影里,穿蓝色工装的身影正将带血的钥匙插入保险柜,里面躺着的,是张春梅至死紧握的银行回执单,收款人姓名栏写着:周大海。

第五章最后的反转2018年7月23日,暴雨后的重庆天空泛着铅灰色。

周明远站在重柴厂密室门前,手中攥着从陈立笔记本里找到的钥匙——齿痕与密室门锁完全吻合。

铁门开启的瞬间,腐臭混着煤渣味扑面而来,墙角的应急灯忽明忽暗,照亮了墙面最后一个未完成的红圈,圈里贴着周明远的证件照,墨迹新鲜得能蹭脏指尖。

“老周!”

他的手电筒扫过密室深处,生锈的锅炉管道后,蓝色工装的衣角轻轻晃动。

当光束定格在对方脸上时,周明远倒吸一口凉气——草帽下的脸布满烧伤疤痕,左脸的皮肤像融化的蜡般粘连,正是档案里“已火化”的周大海。

“周队长来得不巧。”

沙哑的声音从锅炉后传来,老周拄着铁拐走出,裤脚的泥点在地面拖出长长的印记,“再晚半小时,我就能送你去见你父亲了——1998年锅炉爆炸,他替王建军签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拿了二十万封口费。”

周明远的后背撞上冰冷的砖墙。

父亲临终前反复念叨的“对不起老周”突然有了画面——那年重柴
旧址的锅炉房传来铁器碰撞声。

周明远带着小队摸进去时,生锈的锅炉管道间站着个穿黑色雨衣的男人,背影与监控里在赵强办公室攀爬的身影完全吻合。

对方转身瞬间,手电筒光打在他左脸的烧伤疤痕上——那是2011年火灾时留下的,和张春梅丈夫陈建军尸检报告中的“生前烧伤”位置一致。

“陈立,张春梅的弟弟。”

周明远的枪口对准对方腰间的匕首,“2011年火灾后你伪造死亡证明,实际上一直在暗中调查姐夫的死因,对吗?”

男人的身体僵住,雨衣下掉出串钥匙,其中一枚正是张春梅阁楼的备用钥匙。

锅炉房的蒸汽管道突然发出嘶鸣,陈立的笑声混着铁锈味传来:“王建军他们烧死我哥,逼死我姐,现在连李大爷的儿子都不放过——”他猛地扯开雨衣,里面捆着炸药包,“知道为什么每次杀人后都留煤渣吗?

那是重柴厂的魂,是被他们活埋在废墟里的十七个冤魂!”

追捕在雨夜的拆迁废墟展开。

陈立瘸着腿跳过断墙时,周明远看见他后颈的条形码刺青——那是2012年润达集团强拆时,拆迁队给钉子户做的标记。

当刑警即将包抄时,他突然转身,手中举着的不是武器,而是本沾满泥渍的笔记本,封面上“拆迁补偿黑账”几个字在闪电中格外刺眼。

“接着!”

陈立将笔记本扔向周明远,自己则退向摇摇欲坠的塔吊。

钢丝绳在暴雨中发出断裂声,他坠落的瞬间,周明远看清了他眼中的绝望——和七年前火灾现场监控里,那些被困住户的眼神一模一样。

深夜的物证室,周明远翻开陈立的笔记本,里面贴满了王建军、赵强等人的受贿证据,还有张春梅的银行流水单,每笔异常转账旁都标着“老周给的线索”。

技术科还原的电脑数据显示,陈立与老周的通话记录全是加密信号,唯一留存的语音里,老周用沙哑的声音说:“他们烧了你的家,你哥的尸检报告在重柴厂宿舍的地板下。”

“周队,医院传来消息。”

小李抱着文件夹推门进来,脸色苍白,“张春梅的手机信号最后出现在重柴厂地下二层,那里有间密室,墙面上……”他咽了口唾沫,“全是受害者的照片,还有2011
黑色轿车停在巷口。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恐吓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七年前火灾赔偿款到账那天,丈夫喝了酒红着眼说“这钱不干净”,第二天就坠了江。

派出所说是酒后失足,但她记得丈夫后颈的淤痕。

“朵朵,今晚跟刘阿姨睡好不好?”

回到阁楼,张春梅把女儿的卡通书包塞进邻居怀里,“妈妈去趟医院,你李奶奶说头晕。”

小女孩疑惑地眨眼,却被邻居笑着抱走了。

夜渐渐深了,老街的路灯在风中摇晃。

张春梅贴着墙根走向废弃的重柴厂,手里攥着从丈夫遗物里翻出的钥匙——那是七年前火灾后,工人从废墟里捡的,没人知道能开哪把锁。

厂区铁门上的“拆”字被喷成白色,门缝里透出微弱的月光。

她没注意到,身后二十米处,草帽男人的身影从墙根闪过,裤脚的泥点在路灯下泛着暗红。

凌晨三点,拆迁办主任王建军正在办公室核对补偿款名单。

台灯在他谢顶的额角投下阴影,计算器屏幕上的数字让他眼皮发沉。

抽屉里的账本第47页,“张春梅”名下的30万补偿款旁,画着小小的星号——那是需要“特殊处理”的钉子户。

突然,后颈传来刺骨的寒意。

王建军刚要转头,尼龙绳已勒紧他的喉咙。

他踢翻椅子,指甲在桌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计算器“啪嗒”掉在地上。

黑暗中,凶手的呼吸声粗重而平稳,工装裤的泥脚压实了他挣扎时蹭乱的地毯,留下清晰的鞋印。

清晨五点,刑警队长周明远的皮鞋碾过弹子石老街的青石板。

他衬衫领口微敞,露出左锁骨下方的烫伤疤痕——那是三年前追捕纵火犯时留下的。

警戒线内,法医正在给王建军的尸体拍照,死者面部青紫,舌骨骨折,典型的机械性窒息。

“现场没打斗痕迹,门窗完好。”

年轻警员小李递过证物袋,“抽屉里的账本少了第47页,桌上有半杯没喝完的浓茶,查过监控,昨晚十点后只有王主任自己进来。”

周明远蹲下身,手电光掠过地毯上的泥脚印。

鞋底纹路显示是老式解放鞋,泥渍里混着细小的煤渣——这是重柴厂旧址特有的土壤,五年前厂区关闭后,周边堆满了废弃的锅炉残渣。

“张春梅失踪了。”

派出所民警匆匆赶来
钥匙,“还有,联系银行查这个匿名账户,开户时间应该是2011年8月。”

拆迁办档案室里,管理员老陈正对着空书架发呆。

“上周王主任还来查过2011年的补偿协议,”他擦着老花镜,“说要核对钉子户资料,结果今天来看,整个2011年的档案柜都空了。”

铁柜上的锁有撬动痕迹,地面散落着几片碎纸,周明远捡起辨认,是补偿协议上的住户签名,张春梅的名字旁画着颗五角星,和王建军账本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技术科传来消息:赵强死亡前半小时,曾拨打过一个虚拟号码,通话时长47秒,背景音里有蒸汽管道的嘶鸣声——这是重柴厂旧锅炉才有的声音。

而赵强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在他死亡前五分钟被远程删除,IP地址指向南岸区某个公共WiFi热点,信号覆盖范围正好是弹子石老街的修鞋摊旧址。

“周队,医院那边有发现!”

小李抱着平板电脑冲进来,“陈建军(张春梅丈夫)2011年8月2日的急诊记录被恢复了,诊断书写着‘颅骨凹陷性骨折,推测遭钝器击打,建议立即报警’,但主治医生三天后就调去了外地,档案被人为删除。”

周明远盯着CT片上的伤痕,突然想起张春梅阁楼里的旧相框——照片里陈建军搂着妻子,后颈处有块淡红色胎记,和尸检报告里“死后落水导致皮肤褶皱”的结论完全不符。

他摸出从赵强办公室找到的钥匙文身照片,突然意识到,那图案和张春梅收到的恐吓信里,血指印按在协议第17页的位置完全重合——第17页,正是补偿款分配明细表。

下午三点,南岸环卫第三分队的更衣室飘出劣质烟草味。

周明远看着墙上的排班表,“周大海”的名字下画着连续七天的夜班,领取的工装尺码是175/96,和案发现场的鞋印尺寸一致。

储物柜里躺着本磨破的笔记本,第一页贴着张泛黄的合影:周大海搂着年轻的陈立,背后是1998年重柴厂锅炉的残骸,照片下方写着“替弟报仇,天经地义”。

“老周今天没来上班。”

队长挠着头,“说是去医院看亲戚,可他哪来的亲戚?

自从七年前火灾死了儿子,他就一直住在环卫宿舍,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