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太平洋中央的无人浮标,代号“海瞳”,是秦听澜团队部署的众多前沿观测设备之一。
它位于水下五千米的深海平原,远离大陆架和主要洋流,按理说应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观测点之一。
然而,它传回的脉冲信号,却比陆地上任何一个观测站都要强烈和清晰。
更令人惊讶的是,信号分析专家在对“海瞳”传回的数据进行解码时,发现其中一部分高频段的电磁震荡,竟然呈现出一种可以被解析为简单图像的模式!
“这……这是真的吗?”
负责图像解析的技术员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我们……我们收到了‘海瞳’发来的‘照片’?”
秦听澜立刻赶往数据中心。
屏幕上,经过复杂算法修复和增强的图像,粗糙而模糊,如同早期电视信号。
画面主体是一片深邃的黑暗,但隐约可以看到一些轮廓。
“增强对比度,提高分辨率……使用基于脉冲频率特征的自适应滤波算法……”秦听澜亲自指挥技术团队进行处理。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图像逐渐变得清晰了一些。
他们看到了一片广阔的、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海底平原。
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如同珊瑚礁般结构的物质,但颜色是深邃的墨黑色,并且在缓缓地搏动着,仿佛拥有生命。
在画面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隆起的构造。
它像是一座沉睡的火山,又像是一个巨大的、由黑色晶体构成的山峰。
无数细小的、如同发光管道般的结构,从这个“山峰”向四周蔓延,连接到那些搏动的黑色“珊瑚礁”上。
“这……这是什么地方?”
李伟目瞪口呆,“深海黑烟囱?
不像……规模太大了。”
“看这里。”
秦听澜指向那个巨大的隆起构造,“它的形态……能量辐射特征……与我们在陆地上探测到的黑色颗粒,以及那神秘脉冲信号源,高度吻合!”
一个惊人的可能性浮现在所有人脑海中:这个位于太平洋深海的巨大构造,可能就是那些神秘黑色颗粒的发源地,或者是这场全球高温异变的关键“引擎”!
“海瞳”传回的图像虽然粗糙,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线索。
它似乎证实了秦听澜之前的一个大胆假设——这场异变的根源,可能不仅仅来自太空,更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