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估了柳氏真实的负债和项目风险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撤资断臂。
季博达更是第一时间撇清关系,公开场合谈论的变成了“尊重市场规律”和“理性投资决策”。
柳如烟曾引以为傲的、攀上季家这棵大树后获得的资源,像退潮时的海水,以惊人的速度消散。
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朋友”、趋炎附势的合作者,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风光无限的柳氏公主,迅速被打回原形,甚至跌落得更深。
巨额的投资承诺无法兑现,供应商堵门催债,银行拒贷断流……柳氏资金链的崩溃像一场溃败的多米诺骨牌,带着毁灭性的连锁反应,轰然倒塌。
媒体蜂拥而至,幸灾乐祸地报道着这位昔日“商界新锐女王”的陨落,将她与季博达曾经的种种高调行为拿出来反复咀嚼,毫不留情地嘲笑她的“豪门梦碎”。
柳如烟的名字,和“泡沫”、“豪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刺眼的标签捆绑在一起。
当催债者堵死了柳氏总部的大楼,贴满封条的法院公告像冰冷的讣告贴在公司大门上时,她终于无路可逃。
那栋曾象征着她成功的、我和她共同奋斗过的别墅,也在第一时间被银行查封抵债。
她拖着行李箱,像只无处落脚的流浪猫,茫然地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手机里曾经那个挤满了鲜花和祝福的社交软件,此刻塞满了嘲讽、咒骂和催款通知。
巨大的失落和恐惧终于狠狠砸碎了她赖以生存的虚假外壳。
环顾四周,除了冰冷的高楼和嘲讽的眼神,她竟找不到一个可以暂时依靠的地方,一个愿意接纳她的人。
曾经围绕在身边的热闹,只剩下冰冷的回声。
一个名字,在绝望的死寂里,如同沉船后唯一能抓住的浮木,破开浑浊的水面,重重地砸进了她的脑海——李奥。
那个被她弃如敝履的李奥。
旧公寓的楼梯间里回荡着沉闷急促的脚步声,带着一种濒临崩溃的慌乱。
脚步声在我的门口停下,随后是疯狂而杂乱的拍门声,像溺水者绝望的挣扎。
“李奥!
开门!
李奥!
我知道你在里面!
开门啊!”
是柳如烟的声音。
嘶哑、尖利,带着浓重的哭腔和毫不掩饰的恐惧,与她平日里的从容优雅判若两人。
我没有立刻起身。